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回复: 1

《外科学》笔记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1-30 16: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科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外科疾病按病因可分为7类:
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内分泌功能失调、寄生虫病、其他(器官梗阻、血液循环障碍、结石、大出血)
第二章  无菌术
一、总论
1.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胞。
2.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二、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法
(一)高压蒸汽灭菌法


(二)化学气体消毒法
适用范围:不耐高温、湿热的医疗材料
1.环氧乙烷气体法
气体有效浓度:450~1200mg/L;灭菌温度:37~63℃;灭菌时间:1~6h
灭菌有效期:半年
2.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法
有效浓度:>6㎎/L;温度:45~65℃;时间:28~75分钟  灭菌前物品应充分干燥
3.低温甲醛蒸汽法
有效浓度:3~11㎎/L;温度50~80℃;时间:30~60分钟
(三)煮沸法
水中煮沸至100℃并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即可杀灭,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煮1小时才能被杀灭。
(四)药液浸泡法
2%中性戊二醛,30分钟消毒,10小时灭菌。其他还有10%甲醛、70%乙醇、1:1000苯扎溴铵和1:1000氯己定
(五)干热灭菌法
适用范围:耐热不耐湿,蒸气或气体不能穿透的物品,如玻璃、粉剂、油剂等
160℃时最短灭菌时间为2小时,170℃为1小时,180℃为30分钟
(六)电离辐射法
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概述
1.体液的主要成分:水、电解质
2.影响体液量的因素:性别(男60%、女50%)、年龄、胖瘦(脂肪细胞不含水分,肌肉组织含水75%~80%)
3.体液的分类
细胞内液:35%~40%,钾离子、镁离子、磷酸氢根
细胞外液:20%,包括血浆5%和组织间液15%,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一小部分的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故可称其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如结缔组织液、脑脊液、关节液和消化液等。
4.动脉血浆pH:7.35~7.45
5.人体对酸碱的调节方式:体液的缓冲系统(碳酸氢根和碳酸)、肺的呼吸、肾的排泄、细胞本身的缓冲作用(如细胞内外的氢钾交换)
二、等渗性缺水
1.特点: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最常见,水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正常,渗透压可正常,但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
2.代偿机制:肾入球小动脉壁的压力感受器受到管内压力下降的刺激,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致的远曲小管液内钠离子的减少,从而引起肾素—醛固酮系统的兴奋,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水钠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量回升。
3.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内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
4.临床表现:症状: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等,但口不渴。体征: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等。短期内丧失25%的细胞外液,会出现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休克的微循环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的大量产生和积聚,因此常伴发代谢性酸中毒。
5.诊断:①消化液或其他体液大量丧失病史;②临床表现;③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明显升高,尿比重升高
6.治疗:①治疗原发病;②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已经损失量+生理需要量(2000ml水、4.5g氯化钠)+继续丢失量;③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血清钾离子浓度也因细胞外液量的增加而被稀释降低,故应预防低钾血症。
三、低渗性缺水
1.特点: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失钠多于失水,血钠低于正常,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2.代偿机制:①低钠刺激下丘脑垂体,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以水为主)排除增多,从而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②但这样会使细胞外液总量更为减少,于是细胞间液进入血液循环,部分补偿血容量。为避免循环血量的再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渗透压的维持。③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肾减少排钠,增加水氯的重吸收。④血容量下降又会刺激神经垂体,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再吸收增加,出现少尿。
3.主要病因: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致大量钠随消化液排出;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应用排钠利尿剂如氯噻酮、依他尼酸(利尿酸)等时,未注意补给适量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4.临床表现
①轻度缺钠(130mmol/L≤血钠<135mmol/L):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钠减少
②中度缺钠(120mmol/L≤血钠<130mmol/L):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少尿,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③重度缺钠(血钠<120mmol/L):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
5.①有上述特点的体液丢失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②尿液检查: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尿钠和尿氯明显减少③血钠测定:<135mmol/L,表明有低钠血症,浓度越低,病情越重;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均有升高
6.治疗:①积极处理致病病因;②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先快后慢,分次完成)
需补充的钠量(mmol)= [血钠的正常值(mmol/L) -血钠测得值(mmol/L) ] ×体重(㎏)×0.6(女性为0.5)
17mmol钠离子≈1g钠盐
静脉滴注高渗盐水速度≤100~150ml/h
四、低渗性缺水
1.特点: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钠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严重缺水使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导致细胞内外液量都减少。
2.代偿机制:①高渗状态刺激视丘下部的口渴中枢,病人感到口渴而饮水,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②细胞外液的高渗状态也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和恢复血容量。
3.主要病因:①摄入水分不足,如食管癌致吞咽困难,重危病人给水不足;②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未控制致大量尿液排出
4.临床表现
①轻度缺水:缺水量为体重的2%~4%,口渴;
②中度缺水:缺水量为体重的4%~6%,极度口渴,乏力,少尿,尿比重增高,唇舌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眼窝下陷,烦躁不安;
③重度缺水:缺水量超过体重的6%,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5.诊断:①病史和临床表现;②实验室检查:尿比重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轻度升高;血钠浓度>150mmol/L
6.治疗:①解除病因;②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低渗的0.45%氯化钠溶液(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加上每天生理需要量2000ml,分在两天内补完)

《外科学》笔记
完整版共86页,因文章编辑限制,目前发布了其中7页的部分内容!
需要完整电子版的同学请私信,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会医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3-27 19: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6 09:36 , Processed in 0.0821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