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回复: 1

报考指南09期 | 心内专业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9 17: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写:Zh学长、Faya学姐、xz学姐、YL学长
整理:生理生化
配音:小白


从医行第三期工作正式启动啦!详情请见:
从医行第三期 | 继往开来
第三期又有了很多新同学关注了我们,为了促进我们之间更好地了解,可阅读我们最早的1篇文章:
从医行第二期 | 初心不忘
拥有一个明确的报考目标,无论是在保研还是考研复试的准备中,都将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本科的学弟学妹们尚未接触临床及导师,对此确实迷茫。


为了让可可爱爱的学弟学妹们能尽早地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过去一个月中,从医行第三期的学长学姐们加班加点,撰写各学科报考指南24篇,干货满满!
上一篇:报考指南08期 | 普外科
本次推出的为心内科报考指南,本文共计6664字。
【前   言】
大家在年少时是否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男生干外科,女生干内科。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见习实习机会的增多,大家又发现外科丝毫不乏优秀女大夫的身影,而有些内科也能吸引男同学的兴趣。
没错,心内科我说的就是你!心内科作为内科中的热门学科,历来竞争较激烈,建议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其他现实因素合理选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心内科这个大热门专业该如何选择吧,以下仅供参考!
【问 与 答】
一、有哪些院校可以选择?
院校及医院排名大家可以参考“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及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均是医疗行业目前最受关注的榜单。



图1-1.  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心血管病学



图1-2.  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心血管病学



图1-3.  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心血管病学

此外,目前学术上相对活跃的心血管病学院士及其研究方向推荐有:
1. 陈义汉--同济大学医学院--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2. 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3. 张运--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
二、临床搬砖狗or秃头科研狗?
1. 专硕
专硕学硕的抉择也是老生常谈了,一直是每年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的学生都十分纠结的问题。
专硕规培三年四证合一,毕业后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是一个省时的方案。
2. 学硕
学硕毕业无规培证,需要单独参加三年规培,但是几年下来积累的科研素养和成果也是十分可观的。
同时也要了解这样一个大趋势:上海高校更偏好科研型,北方院校更重视临床型,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其实还与导师的科研/临床水平、导师招生偏好有关。
整体来看,学硕读博的机会多,以后就业选择性大;专硕在临床轮转,毕业后比学硕早拿规培证,但就业相对局限,进省市级高水平三甲医院的机会不是很大。
科研型(也就是学硕)研究生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完成课题,是否参与临床工作主要根据导师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
但是许多临床比较强的导师也会支持学硕跟一跟临床(当然不能耽误你的科研进程)。
科研型对于学校的平台和实验室资源要求较高,对导师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有较好的课题和足够的科研经费以支撑实验室的运转。
此外,众所周知,科研型学习时限长,即使是硕士3年毕业后,按照现有国家政策,也需要进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才能去医院上岗。
并且科学研究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应尽可能读到博士,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终能实现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完成高质量课题的能力。
作为科研型的学生,有较多自己安排的时间,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对同学的自律性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及时调整心态,转变思路,咬牙坚持下去。
3. 其他
心内科的专业型培养模式和其他内科基本一致,一般需要在大内科进行轮转至少33个月。
此外,心内科已经有专培政策了,想专培的可以进一步了解。专硕去实验室的时间少,更多的是进行病例分析,统计数据,开展临床研究。
大家都知道临床工作负荷重,作为专业型的研究生要想开展科研工作必须要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定期向导师汇报,付出更多本来是休息的时间投身于实验当中。
同时由于不同的医院临床教学环境和质量差别较大,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与上级老师沟通学习,及时总结各种疾病的诊疗思路,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
作为专业型的研究生,日常的临床工作可能不像大家想象的能在心导管室叱咤风云那么美好。
更多的是管床、收病人、写病历、准备病例汇报、进行简单的临床操作(四大穿刺、采血气等)、处理病人的日常问题、跟随导师上门诊等。
特别是PCI等技术在手术过程中会接触射线,可能不会让研究生参与,3年规培后根据不同医院的培养模式,真正掌握的临床技术和对各种疾病的理解也是参差不齐,科研能力更是差异较大。
但是专业型时间短,即使不读博士,硕士毕业就可以直接找工作,具有一定的保障机制。
4. 建议
a. 兴趣和自我规划:
这里的兴趣并不意味者要有多喜欢,但至少在了解培养模式之后不能排斥。
比如有的同学就是非常不喜欢呆在实验室,觉得压抑、冷清、枯燥,那不建议选择科研型。
无论怎样,至少要让自己能接受每天的学习和工作,一味地强迫自己不仅很难成功,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务必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让自己后悔。
在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方面,比如有同学不确定自己是否一定会当医生,可能也有想去科研机构工作的想法,这种情况下建议选择科研型,通过几年的学习之后,根据自身情况再做决定。
b. 导师的要求:
在夏令营和预推免的交流过程中,很多导师会直接表达出今年是打算招收专业型还是科研型。
个人认为,导师的要求固然重要,但还是以自己能接受为首要条件。
有些学校的夏令营比如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报名的时候就会让你选择意向是专业型还是学术型。
也会放出不同类型有招收意愿的导师,避免了交流过程中发现与导师类型不和的尴尬。
c. 学校的政策:
在选择不同学校的专业型和科研型之前,可以去官网上查询不同类型的毕业要求、硕转博或者考博的要求等等。
比如自2020年起,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其所有的附属医院)取消了专业型研究生“硕博连读”的名额。
所有的专业型研究生只能在研三上学期参加“硕转博”或者考博,专业型同学硕转博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在研二下学期参加六级考试,并且达到划定分数线(今年为580分)。
因此所有报考协和专业型的同学应尽量使自己的本科六级成绩达到600分,这样在夏令营和预推免的过程中才能有一定的优势。
又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于是一所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本身不是规培基地医院。
所以阜外的专硕研究生都需要到北京协和医院或中日友好医院轮转三年,这就意味着平时和导师见面交流的机会更少了。
需要大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和自己的导师沟通联系。
学硕主要参与导师课题组,进行基础研究,继续攻读博士,所以阜外的不少导师都更偏向于招学术型研究生,这也是大家在择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心内科夏令营需要注意哪些?
开设夏令营的院校基本都有心内科的报考,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院校夏令营时间偏早,多在6月底或7月初。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可以说每年都打响夏令营第一炮,每年都是六月中下旬开营。
由于阜外心内科心外科全国排名第一,所以竞争也是非常激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病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强,加之地处北京,每年也是大热门。在这里大家还会遇见许多阜外夏令营的熟面孔。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可以说是江浙沪地区心血管病方向最火爆竞争最激烈的夏令营了,浙大附二医院及上交瑞金医院也榜上有名。
上交和复旦夏令营都会评选优秀营员,且十分有效力。浙大夏令营以参观为主,对于双非院校有一些限制。
去年浙大夏令营好像以学生本科在校成绩排名为首要指标,英语和科研重视相对较低(尤其针对双非院校,人数占比较少)。
大家在报名前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过只要取得入营资格且时间不冲突的话,还是十分值得一去的。
心内科作为传统大内科,再加上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直是学霸们的必争之地。
对于有志报考这些院校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提前准备材料,把握好时间。若夏令营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也不要灰心。
比如去年上海瑞金医院心内科夏令营,所有参营的同学都只拿到了C等级(可以直接参加预推免,无人直接录取)。
鉴于很多同学都有其他院校的offer,最终坚持继续报名参加预推免的同学优势较为明显。
在夏令营或预推免面试时,除非自己在科研方面除有十足的把握或者本科阶段只接触过心血管方面的课题,不建议重点突出自己本科在心血管领域的科研成果,以免受到老师们的“群攻”。
四、预推免我该去哪里?
预推免的机会比夏令营多,在夏令营没有获得满意offer可在预推免把握机会。
但部分院校无预推免,如华科。另外,推免生学硕名额大都多于专硕。
预推免相较于夏令营时间短、安排紧凑,以笔试+面试为主,各大院校很容易撞车,需要有所取舍。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阜外医院预推免的流程,阜外医院预推免相较于夏令营,导师的自主权相当高,笔试和面试的时间由导师自由安排。
对已经参加夏令营并且获得优秀营员的同学优势明显,只要和老师持续保持联系,最终基本都能成功。
2019年阜外医院预推免复试面试内容:
笔试(不清楚是不是所有同学均一致)的题目为:
1. 糖尿病药物的分类和代表药物
2.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3. CHA2DS2-VASc评分的内容  
4. AMI的并发症  
5. 急性左心衰的处理  
6. 综述翻译: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主要阐述了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注意解剖学词汇)。
面试:
先是英文自我介绍,然后朗读英文文献(由导师自行准备),老师会根据文献提问题(英文问题)。
比如简要概括文献或指南的内容、文献或指南涉及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等等,最后中文提问为什么选择心血管这个方向,将来有什么规划等等。
上交和复旦的夏令营优秀营员是具有效力的,免复试直接上岸,大家就可能会担忧,留给预推免的导师会不会特别少?
但是,夏令营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成绩好英语好科研好,走到哪儿都是offer收割机,预推免时也就变成了鸽王,被放鸽子的导师中不乏一些业界大佬。
同理,阜外医院也是如此。而首医夏令营全员优营,最后都要参加预推免大pk,相应地机会也就更多。
且首医夏令营入营门槛不低,而预推免时很多优秀的同学已经取得了更好院校的offer,而不会再选择这里。
因此对于首医夏令营受挫的同学来说,预推免是非常好的机会。北大医学部大部分附院都没有夏令营,因此重头戏都压在预推免上。
复试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竞争压力相对较大。但北医相对于其他院校预推免结束的较早,有的院校的推免生的名额还没下来,北医预推免已经结束了,一定要关注起止时间
五、未来前景怎么样?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疾病谱已经向慢性病演变。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在近几年来也一直位居首位,再加上心血管疾病病种广泛以及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心血管领域未来可期,这也是为什么心内科一直是考研和保研的热门科室,竞争也十分激烈。
同时,心内科作为传统大内科,临床工作强度大,对医生的要求高,常面临高风险以及各种急诊病例(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暴发性心肌炎等)。
需要大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并做出临床决策,对大家临床知识、临床思维、临床技术的要求都很高,但往往也易获得成就感,整体上收入可观,但也存在医患纠纷。
循环系统具有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心血管疾病又以慢性病居多,患者常合并各种基础疾病。
常与呼吸科、肾脏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心外科的同行们共同合作,需要大家具备整体观念,掌握广泛的临床知识。
作为内科科室,心内科对科研的要求也很高,在“全科皆抗肿瘤”的情况下,心内科可以“避其锋芒”,但往往可借鉴的思路相对较少,需要大家努力探索和尝试。
心内科许多疾病的治疗都需要接触射线,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吃线”。
也因此,许多有志于选择心血管病方向的女同学难免有这样的担忧:心内科导师会不会更倾向于招男生,而把优秀的女生拒之门外呢?
其实,心内科也分有许多研究方向,有冠脉、心律失常这些需要穿铅衣吃射线的方向,也有心衰、高血压等许多相对安全的方向。
一个医院心内科规模越大,分支就越细,相对来说选择面也更广。不同的导师招生偏好也不同,大家在报名前要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选导师也要做到投其所好,避免落空。
目前心内科在介入手术及电生理机制方面发展迅速,心内科病种算不上多,但研究领域广,像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的机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下面将对几个重点方向简单谈谈个人的理解:
a. 冠脉方向:
主要针对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重病人处理,工作强度大,风险高,收入可观,但相对病种单一,容易入门。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尽管防护技术已经日趋完善,手术过程中难免接触射线,需要大家有所心理准备。
在科研方面,鉴于PCI技术日趋成熟,其上升的空间较为局限,基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心肌再生、血管再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大家都知道心肌细胞属于稳定细胞,增殖分化的潜能低,前段时间心肌干细胞的理论又受挫,因此需要大家寻找新的思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b. 心律失常方向:
心律失常方向理论体系复杂,入门难度大,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学习心电图的时候就对其望而却步。
再加上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常有发生猝死的风险,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一旦掌握了电生理的理论和技术,将是其他方向的医生难以替代的。
心律失常方向主要可分为研究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晕厥、房颤卒中抗凝等。
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导管消融,主要包括导管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等。
随着三维标测技术、磁导航系统的发展,消融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预激综合征。
在房性心律失常(比如房颤)的治疗方面,相较于外科迷宫手术,操作简单,风险更低,但复发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长期持续性房颤的治疗效果不佳。
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由于消融靶点的确定难度较大,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特别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外科进行心外膜消融,对于消融效果不佳、猝死率高的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
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起搏器植入技术发展迅速,目前无导线起搏器技术已在国内开展,前景广阔。
在房颤卒中抗凝方面,左心耳切除术、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发展将推动这一领域继续向前迈进。
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难度较大,可借鉴之处相对较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遗传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学研究、各种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病因研究等。
尤其是膜片钳技术作为研究细胞表面离子通道的工具,在电生理基础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想学习电生理的同学来说,研究生的学习几乎是从零开始的过程,从对体表心电图的重新学习到对各种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的认识、电生理实验的学习,到腔内心电图、标测技术的学习、到对起搏器工作原理、起搏心电图的判读,需要大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c. 心力衰竭和高血压:
该两个方向相较于前两个热门方向来说,被称为“冷板凳”,尤其是高血压方向,相对来说临床动手操作较少,总体来说以药物治疗为主。
心力衰竭病人往往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和并发症,需要大家有全面系统的临床知识和重症医学知识。
随着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技术的发展,心力衰竭领域的发展令人期待。
在基础研究方面,这两个领域属于心内科传统热门领域,竞争激烈,需要大家有较好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学基础。
d. 其他心脏病介入治疗:
首先为介入封堵,为治疗先心病的技术之一,但随着孕期保健制度的完善和普及,先心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再加上治疗范围较窄,发展局限。
其次为瓣膜病介入技术,该领域近几年发展迅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置换(TMVr/TMVR)、经导管三尖瓣修复、经导管肺动脉瓣植入置换都已在临床开展和运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领域。
【总   结】
保研除去本身实力外更是一场信息战,相信大家无论是从本篇报考指南还是从以往的经验帖中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单要对各个院校的报名、复试时间了如指掌,更要努力收集那些院校官网上永远不会告诉你的信息,比如哪里可以捡漏等。而这些就得益于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也就是我们的组织——从医行。
笔者整个九月从这里得到了许许多多大佬导师被放鸽子的消息,相信有不少同学都从中受益,最终取得了满意都offer,希望你们也能有所收获。
非常欢迎学弟学妹们报考心内科,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共同进步!
【致   谢】
1. Zh学长:推免至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直博;
2. Faye学姐:推免至协和阜外医院心内科直博;
3. xz学姐:推免至华科同济医院心内科专硕;
4. YL学长:推免至复旦大学华东医院心内科专硕。
想咨询以上学长学姐,请点击以下文章:
从医行 | 一对一咨询重磅发布!
往期内容:
Q群:1076286704
必看 | 考研+保研指南
必看 | 3-5月福利大礼包
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夏令营汇总”获取汇总文件
回复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秀起来~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12 01:16 , Processed in 0.420617 second(s), 7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