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1

保研帖190期 | 复旦中山医院心内科直博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1-30 1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维尼熊学姐
编辑:Lucky
从医行第五期工作正式启动啦!详见:
从医行第五期 | 行远自迩
收官|从医行第四期目录合集
从医行谢幕|五周年收官暨线下面基~
目前,从医行处于第五期至第六期的交接阶段。现还有若干保研帖未推送,待全部推送完后,我们会正式进入第六期,敬请期待哦~
上一期经验帖:
保研帖189期 | 川大华西超声科学硕
本文总计5231字。
讲者介绍
姓名:维尼熊学姐
本科:华东地区某211
专业:临床医学
成绩:18/216
英语:四级647,六级591
科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荣誉: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国家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省级一等奖 、校级二等奖学金三次、特别奖学金三次
参营:湘雅医院消化内科学硕、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学硕(夏令营);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硕、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直博(预推免)
最终去向: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直博
录取截图:


推免前言
一、明确目标和定位
充分了解自己。
成绩、英语、科研三驾马车,在我的前期功课中有了解到成绩≥英语>科研。
我的成绩排名并没有优势且绩点不高,科研方面没有文章也没有长时间在实验室的经验,这两项是勉强及格的样子。
我的优势在于英语,尤其是口语相对来说突出一些,也拿过一些奖项。
二、专业及院校选择
对专业的选择我始终认为兴趣是中心,再选择1-2个备选专业。
外科对体能要求有些高再加上我想做一些科研,内科相对于外科来说时间会稍微充裕一些,于是准备主攻内科。
虽然选择了内科,我还是希望能做一些操作的,也比较喜欢挑战性的工作,于是我的选择范围缩小到了心内、消化内和呼吸内科。
根据自己的喜好,我从大二开始就觉得循环系统非常有意思,在实习的时候对消化内科也比较有好感,并且消化内科相对简单一些,前景很好,于是我初步决定首选心血管内科以及消化内科。
院校的选择。主要参考了复旦大学今年的专科排名,再加上对地域的考虑以及自身情况,将不同的医院专业做了一个简单的排名(非常感谢黑曼巴学长给我的建议)。
有不少学校是只能填报一个医院的,这意味着需要在前期就想清楚学校-医院-专业。
也是根据对院校的选择,我在夏令营中只报名了消化内科(中山附一、华西、湘雅医院、首医友谊、北京协和医院、上交仁济预推免),心血管内科则留到了预推免(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
建议大家还是有选择地填报学校,不要太过于海投,面试也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同时心理压力也会比较大。
再加上夏令营竞争非常激烈,多次被拒非常影响心态从而使后续的预推免难以静下心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也不利于面试前的准备。
三、学硕/专硕/直博的选择
回忆起来真的是很纠结的一段时间啊!因为选择了内科,科研方面还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在学校一直以来老师们的熏陶都说要想走得远最好还是选择学术型,我前期是更加偏向学术型的。
中间有一段时间又觉得学硕“性价比”好低,专硕四证合一又能早早接触临床,本来我们学医嘛都是想要当医生,何必搞这么多科研呢,于是又倾向于专硕。
我一直最想去的城市是上海,此时我打算上海报学术型其他学校都报专硕。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法,没有太多地参考别人的意见,我自己纠结了一两个月。
到了六月底快要报名了,和老师、学长学姐还有家里人再仔细探讨了这个问题,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学术型。
我不能肯定地说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不过结合自身情况加上家里人的支持,我相信我能把这条漫长的路走完。
学硕专硕的选择一定是非常纠结且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即使一开始下定决心也难保证之后不会动摇。
建议学弟学妹们无论自己是怎么想的,都要多问问师长父母,多方面考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如果选择了学术型,在学硕和直搏之间也是很值得纠结一番。
四、前期准备工作
我对自身定位明确,首选更重视英语的南方院校和北协和。
到了大四下学期本身的硬件(绩点科研六级成绩)都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动了,此时就可以着手准备材料,做简历、写推荐信、个人陈述、自我介绍、PPT等等。
我大二的时候六级裸考590+觉得差不多了就没有再刷分,现在想想还是很不谨慎的,建议以英语为长处的学弟学妹们还是尽量要刷到600+。
我的绩点和排名不是很靠前,专业知识算是短板了。
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给专业知识补短,给英语增色,做到在面试的时候能充分展现我的长处,专业知识不要被问住就好。
五、保研边缘人的努力挣扎
有很多像我一样排名不是很靠前的同学们都经历了边缘人的焦虑和痛苦,任何关于保研率的变动消息都会非常影响心情。
我比较求稳,就告诉自己你很有可能是要考研的,所以要格外珍惜时间,在一二月的寒假把保研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保研考研的一些基本流程信息都要整理好。
保研的信息来源99%来自从医行,不太需要太花精力广撒网地搜罗资料,把保研主课认真看完,再加上学长的帮助(感谢Social Di学长)比较轻松地就把保研捋顺了。
考研的信息可以在微博上看一些当年高分的同学分享的经验,还有院校的踩雷,这方面是比较费心神的,因为信息不集中,很容易就陷入焦虑。
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好,想着反正准备保研也是要看专业课的,所以把复习的中心放在西综上。
从3月开始我就是一个考研er。直到七八月,我暂停了两个月的考研复习以专心对待夏令营和预推免面试,到9月中学校出通知,很幸运拿到了保研资格,这样走完了整个保研过程。
切记不要赌不要赌不要赌!
如果不是非常确定能拿到资格,一定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这样心里才不会慌,多学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祝每个边缘人都能成功保研。
夏令营
一、中南湘雅医院消化内学硕
湘雅今年是大海王,湘雅医院是1000多人入营,最后给了700多人优营;我的其他几个室友报的二院,三个科室都是给了全员优营。
消化内科在湘雅医院的夏令营中筛选是较为正规的,15人入营7人优营。
由于面试时间(7月初)与当时湘雅承办的消化内镜论坛冲突,所以面试流程比较随意。
入营名单在报名截止的一周内就会在官网公布。
科室的具体时间和形式在正式面试的前一天上午由教秘打电话通知,整个夏令营过程就是面试,没有学校和科室介绍。
面试流程:每个人4分钟,自我介绍2分钟左右中英文不限,之后就是老师和你唠嗑聊天差不多时间到了面试就结束了。
整个过程是有一点不太真实的感觉,不过湘雅海王鸽人都是早有耳闻所以我对结果并没有非常在意。
这里想提醒一下把湘雅作为一选的学弟学妹们,在拿到优营或者预推免录取资格后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湘雅今年出现了在28号早上通知一些同学的录取资格无效(原因是本科院校没有达到中南大学优秀生源要求),以及在面试之后通知大家内外科专硕名额全部挪到统招,之前许诺的专硕名额无效等等情况,所以请谨慎考虑,拿到名额和导师密切联系防止被鸽。
二、首医友谊医院消化内学硕
首医的夏令营一直都是没有效力的,优营可以免预推免的初筛。
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学硕今年是只有一个老师招生,专硕稍微多一些,不过也是个位数。
学硕夏令营入营30人左右,但是最后只拉了一个十几个人的小群面试。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和老师的双向了解,学硕只有一个导师。
流程就是自我介绍中英文不限时间不限,之后老师会根据你的介绍内容进行提问(教秘有交待只是了解一下不会问专业和英语问题)。我有一个基础医学方面的国奖,老师就让我简单说了一下项目;
之后就是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导师比如说转博要求、老师的研究方向等等都可以问。
虽然说首医夏令营没有效力,但是还是非常推荐大家参加的。
个人认为友谊医院的宣讲是最接地气的,把学生们最关心的一些问题非常直接明白地告诉大家,还邀请了不同专业的师兄师姐专门介绍了学校的环境待遇住宿等等。
导师也有详细的单独介绍,之后也有提供导师的联系方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和导师联系。
首医真的非常尊重学生,能感受到自由平等。
本来是因为消化内科排名非常高才报的友谊,经过夏令营好感嘎嘎涨,虽然最后没有去首医,还是非常推荐学弟学妹们的。
预推免
一、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硕
协和没有明确的夏令营和预推免区分,统一称为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
今年与去年不同的是第一轮优营具有效力(对985本科有效,非985仍需参加后续面试)。
我在第一轮的时候报的是消化内科学硕,没能入营;报名第二轮的时候已经没有消化内科的名额了,于是我转报了心血管内科。
协和医院今年的内科学术型(包括学硕和直搏)是一起面试的,不区分科室,一共有60个人左右,分了三个组面试,录取比例大概4:1。
今年的面试形式和去年相同,提前100分钟拿到一篇文献,文献是和报考方向相关的,来自柳叶刀、Science和Nature。
自第一位同学拿到文献时就要开启双机位开始等待了,时间比较长。阅读文献可以使用翻译软件,可以做笔记,甚至可以用iPad和电脑一起。我自己的感觉就是除了时间限制其他都和平常看文献一样。
面试前没有通知具体的面试形式,根据学长学姐们的经验贴猜测是自我介绍、文献汇报、文献翻译、专业问题和随机提问。
面试:(10min)
1. 自我介绍2分钟(未计时、中英文不限、自己选择是否使用PPT)。
2. 文献朗读并翻译(摘要部分选了一小段)。
3. 文献相关提问:简述随机分组。
4. 闲聊:是哪里人?父母的工作?家里有几个小孩?是否愿意接受调剂?
今年专硕学硕好像都没有问专业问题,一般是文献汇报和翻译二选一,也有汇报和翻译都要求了的(面试顺序靠前几率比较大)。
看文献建议认真地把摘要部分和结论部分英文看一下,试着念一下,不会的查一下发音和中文,很有可能抽到这一部分的翻译。其他部分如果看英文的来不及可以直接看中文的翻译版。
协和面试下来的感受就是,协和真的很重视英语,尤其是口语和表达,建议英语口语强的同学勇敢一点直接报直博。
我的面试成绩是小组第一,但是因为没有报直博所以即使分数最高也只能选择学硕,多少还是有一些遗憾的。
在这里想提一下,我的一对一指导学长是一直建议我报直博的,然而我夏令营确实有些受挫不敢报。
所以大家要对自己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当自己的长处与学校重视的部分契合的时候大可以勇敢一些。
尤其协和本院后续机会真的很多,最后面试甚至开到了第五第六轮,不用担心一次的失误就与协和彻底失之交臂。
二、复旦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直博
复旦大学今年没有举办夏令营,只有预推免。在拿到协和的offer之后,我就婉拒了浙大的面试。
今年上交和复旦都在27号进行面试(消化内科和心血管内科),交大是线下的复旦是线上的,我最后参加了复旦的面试。
复旦使用的是自己的系统,会有非常贴心的一些可爱提示,也会显示面试序号和当前面试同学进行的时长。
面试:(30-40min)
1. 自我介绍3分钟(要求英文、自己选择是否使用PPT)。
2. 专业问题考察。
3. 胸痛的鉴别诊断。
4. 心电图解析。
5. 文献概述(两张A4纸长度的文献,2-3分钟默读后简述主要内容)。
6. 老师提问:根据专业问题的回答进行深入询问以及对回答错误的部分简单纠正。
7. 闲聊:是否实习?为什么选择中山医院?有没有报其他学校?什么学校?面试结果是什么?是哪里人?是否愿意接受调剂?
中山医院直博组一共28人进入面试,不区分科室一起面试,最后录取24人。
因为此前我已经拿到了协和的offer,面对这次面试心态方面就轻松了许多,甚至还有一些要见到偶像导师的激动,从而我整场面试都是非常快乐和兴奋的。
中山医院的老师都特别和蔼有耐心,专业问题卡壳的时候老师会引导拓展一些内容,让你能够多说一些。
我在心电图读图时应该是答错了,我后面就说其实不是很清楚,老师们就笑了。当时觉得这次面试应该是没戏了连心电图都不会,就想着可能是和梦校最近的一次了,也顾不上尴尬,反正也不会比看不来心电图更糟糕,就很积极地和老师交流表达我自己的想法,这里应该是我能拿到offer的主要原因。
后面和一起面试的同学聊天说心电图那块都没有发挥好,答错没回答都有,所以面试整体是最重要的,即使被问住也要保证接下来的从容(装也要装出来)。
还有就是面试的顺序并不完全按照抽签顺序来,很多老师在临床还有手术等等非常忙碌,面试的时候会尽量让学生和报考导师能够见一下直接交流,顺序就会突然提前,在等待面试的时候要做好随时进入会议室的心理准备。
面试结束后大概半个小时课题组的老师就给我打电话询问我是否愿意选择中山医院,我表示非常愿意。
当天晚上9点收到邮件和教秘的电话提醒晚上填报系统,到此我的保研之路就圆满结束了。
个人感想
结尾部分想感慨一下,经过这次保研我最大的收获除了拿到梦校offer之外是学会承认他人的优秀,接受自己的平凡。
谦虚和真诚无论在保研阶段还是日后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和诸多优秀的同学们一起参加面试走过这趟旅程也是非常荣幸的。
在夏令营阶段被协和华西和中山附一拒绝让我很受打击,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我都陷入自我怀疑,好在我很快就重整旗鼓积极面对接下来的预推免,最后也有好的结果。
尤其想要感谢我的一对一指导黑曼巴学长,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真的非常幸运。
学弟学妹们要稳住心态,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和与你共同奋斗的战友们,与你们共勉:戒骄戒躁,水到渠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3-28 04: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6 08:53 , Processed in 0.5630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