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1. “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依据是( )
A. 肝在体合筋
B. 心在体合脉
C. 肺在体合皮
D. 脾在体合肉
E. 肾在体合骨
【答案】D
【考点】脾在体合肉;
【解析】脾在体合肉,是指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生成和转输障碍,肌肉得不到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必致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健脾胃生精气是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素问:痿论》称为“治痿独取阳明”。
2.“异病同治”是指下列哪项相同可以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法?( )
A. 病性
B. 病位
C. 病机
D. 病因
E. 邪正关系
【答案】C
【考点】异病同治的概念;
【解析】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病机相同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相类似的证,即可采用相同或相近似的治疗方法,称为“异病同治”。
3. 临床上患者因恼怒而突发头晕头痛,继则呕血吐血,其病机一般指的是( )。
A. 气脱
B. 气陷
C. 气逆
D. 气滞
E. 气结
【答案】C
【考点】气逆:
【解析】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为“气逆”。怒则气上,气能行血,血随气升,则呕血、吐血;上蒙清窍则出现头昏头痛。
4.五脏来分阴阳,为阳中之阳的脏是( )。
A. 肺
B. 肝
C. 脾
D. 心
E. 肾
【答案】D
【考点】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解析】《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五脏按阴阳属性划分,阳中之阳指的是心。
5. 患病初期见肝气郁结之证,继则出现脾虚之证,按五行理论分析所属的是( )。
A. 相乘
B. 相侮
C. 相克
D. 相生
E. 母病及子
【答案】A
【考点】五脏相克关系的传变;
【解析】肝属木,脾属土;肝气郁结,乘机犯脾,则肝郁脾虚;当属木旺克土,制其所胜为相乘。
6. 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协调关键是( )。
A. 阳气固密
B. 阴精充足
C. 精神清静
D. 阴气固守
E. 阳气充盛
【答案】A
【考点】《生气通天论》中认为人体阴阳协调的关键;
【解析】《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故,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强调阳气固密在阴阳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答案选A。
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
A. 形伤气
B. 气伤形
C. 热伤气
D. 寒伤形
E. 寒伤气
【答案】B
【考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的病机;
【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因此答案选B。
8. 根《素问:举痛论》,寒邪引起的疼痛,其面色为( )。
A. 赤
B. 白
C. 紫
D. 黄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B
【考点】寒邪致痛的面色;
【解析】《素问举痛论》:“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因此答案选B。
9. 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决定人体生长壮老的是( )。
A. 心气
B. 肝气
C. 脾气
D. 肾气
E. 肺气
【答案】D
【考点】决定人体生长壮老的因素:
【解析】《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时,以肾气盛"肾气实^肾气平均”“肾气衰”作为指标。故决定人体生长壮老的是肾气。因此答案选D。
10.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的“天癸”,其合理解释是( )
A. 月经
B. 肾中能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
C. 精子、卵子
D. 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
E. 生长激素
【答案】D
【考点】“天癸"的含义;
【解析】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因此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