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6|回复: 2

适合减脂的中医药膳方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9 16: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自己本身是临床营养师,前段时间由于工作需要,于是整理出了减脂的中医药膳方,在这里分享一些给大家。
单纯性肥胖指热量摄入超过消耗,引起脂肪堆积的现象,一般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就属于肥胖。其临床特点是身体丰满、畏热多汗。易感疲乏。气促、或下肢浮肿等,多见于40岁以上者。单纯性肥胖不仅影响整体美观,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衡量一个人的体重是否正常,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计算: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以此为基础,在上下浮动10%的范围内均属于正常体重。超出理想体重的10%则为超重,超出20%可判定为肥胖。
一、肥胖的分类
1. 遗传因素 父母肥胖,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 过食肥甘 过食肥甘、膏粱厚味之品可致肥胖。可以导致气血过于充盛,充养形体有余,化为膏脂,蓄积而为“膏人”、“肥人”。如《素问·奇病论篇》曰:“数食甘美而多肥也。”《灵枢·逆顺肥瘦篇》则指出:“血气充盛,肤革坚固.......此肥人也。”
过食肥甘厚味,有碍脾胃,使脾运化失健,水谷精微不化精血,而成膏脂痰浊内蓄,导致肥胖。
3. 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脾虚则不能正常化精血,输布精微,水谷变生膏脂痰湿,蓄于肌肤,发为肥胖。肾主水,肾气虚则不能正常化气行水,不能助脾健运、通调水道而致湿浊内停,溢于肌肤,加重肥胖。
4. 肝气郁滞 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一方面影响脾胃运化水谷及水湿的功能,导致膏脂痰浊内蓄;另一方面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不能净浊化脂,则浊、脂内聚而成肥胖。
5. 脾胃积热 脾胃实热,消谷善饥,则多饮多食,致气血有余,化为膏脂内蓄,发为肥胖。《脾胃论》曰:“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
6. 活动过少 久卧久坐,气机郁滞,导致水谷精微传输失调,膏脂痰浊内蓄而致肥胖。
二、肥胖的分型
1.水湿内停型  症见形体肥胖,肤色苍白,面目虚浮,头重如裹,胸闷脘痞,周身困重,舌淡苔滑,脉象濡缓。治宜利水渗湿减肥之法。
2.痰饮内阻型  症见形体肥胖,呕恶少食,胃脘痞满,或见喘满多痰,心悸眩晕,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腻,脉滑。治宜化痰涤饮减肥之法。
3.积滞化热型  症见形体肥胖,行动迟钝,步履缓慢,恣食肥甘,或消谷善饥,口臭口干,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治宜消积清热通腑减肥之法。
4.气滞血瘀型  症见形体肥胖,两肋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倦怠腹胀,小便短赤,舌红有瘀斑,脉弦数。治宜疏肝利胆化瘀减肥之法。
5.脾失健运型  症见形体肥胖,面黄少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呆口腻,脘腹胀满,大便溏薄,或头身困重,或痰多呕恶,舌淡苔白,脉缓或濡细。治宜健脾益气利湿减肥之法。
6.脾肾阳虚型  症见形体肥胖,虚浮肿胀,面色淡白,少气懒言,四肢倦怠,畏寒肢冷,食少纳差,腰膝冷痛,便溏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阳化气利水减肥之法。
三、肥胖的危害
肥胖可给身体带来以下危害:
1. 慢性病 肥胖不利于下列疾病的防治。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胆石症、胆囊炎等。
2. 内分泌及代谢紊乱 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女性常发生月经过少,无月经或不孕症,男子则可发生阳痿。
3. 心理影响 肥胖者往往自卑感强,不合群,精神焦虑或抑郁,肥胖的儿童变现尤为突出。
4. 其他危害 可发生呼吸功能不全;骨科疾病,如因负荷过重引起腰椎前弯、腰痛、椎间盘损伤、坐骨神经痛、骨老化、骨质疏松、变形性膝关节炎等;皮肤疾病,如多汗症、脂溢性皮炎等;增加外科手术的危险性;使身体反应变得缓慢而易于遭受各种外伤、车祸意外等。
【食养要点】
1. 肥胖机理复杂,多属标实本虚之证,宜标本兼顾,补泻同用。或健脾化湿、或消导通腑、或疏肝利胆、或温阳补肾、理气活血。以健脾化湿和温阳利水为重点。
2. 少吃脂肪含量多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少吃煎炸、肥厚等油腻的食物,如油饼、油条、烤鸭等,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
3. 少吃咸的食品,如咸菜、甜面酱、腐乳等。
【食物选择】
冬瓜、冬瓜皮、冬瓜仁、西瓜、西瓜皮、山楂、绿茶、海蜇、燕麦、荞麦。粗杂粮、大白菜、芹菜、萝卜、魔芋等。
【食养方剂】
1. 燕麦片粥


组成:燕麦片100g
制作:锅内放水,待水开时,将麦片搅入,煮至熟软。
用法:每日1~2次
功效:滑肠,降脂,减肥。
方解:燕麦为禾本科植物燕麦的种子,别名筱麦、雀麦、野麦。经加工制成片状干品,即为麦片。祖国医学认为,燕麦味甘,性温,充饥滑肠。现代研究有降血脂的作用。适合肥胖、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者保健之用。麦片在制作时一定要煮熟,否则不易消化,而引起腹泻、腹痛。
2. 荞麦面(《随息居饮食谱》)


组成:荞麦面500g
制作:荞麦面加清水和面,作成面条、糕饼等面食。
用法:经常食用。
功效:开胃宽肠,下气消积。
方解:荞麦,别名乌麦、花荞、甜荞。味甘,性凉,可开胃宽肠,下气消积。另有一种苦荞,从前很少食用。近年来发现其降脂、降糖作用强于甜荞。现经过加工处理,作成各式挂面,供人食用。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本品。
3.


茯苓饼(《本草纲目》)
组成:茯苓200g,面粉100g。
制作:茯苓研成粉末,与面粉混合,水调成饼,烙熟。
用法:经常食用。
功效:利水化湿,健脾益气。
方解:痰湿是肥胖的主要病机之一,法宜化痰祛湿。茯苓系多孔菌寄生植物茯苓的菌核,其味甘、淡,性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湿也,茯苓既可利水,又可祛湿,水湿一去,则痰自消矣,用于肥胖颇为适宜。配方中茯苓健脾化湿;面粉健脾养胃。全方性质平和,利而不峻,补而不过,适宜久服。
4. 魔芋豆腐(《中国烹饪百科全书》)


组成:魔芋精粉100g,大蒜、米醋、食盐、香油各适量。

制作:取魔芋精粉入锅,加水,边煮边搅,点适量石灰水,待魔芋充分吸水膨胀后,调入米粉,搅拌均匀,收汁而成。冷却后呈白色,形似豆腐,质地细腻滑嫩。临用时切成片,或细丝,入开水锅焯一下,捞出装盘,拌上少许大蒜、食盐、米醋、香油等调料,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化痰行瘀,降脂减肥。
方解:魔芋为天南星科植物魔芋的地下球块茎,又称鬼头。原植物有毒,但在加工时已放入石灰水并加热,毒性已去,尽可放心食用。魔芋味辛性温,化痰去积,行瘀消肿,古代主要用于咳嗽、积滞一类病证。现代研究魔芋含膳食纤维,有利于减肥,肥胖者可以经常食用。
5.


凉拌豆芽(《饮馔服食笺》)
组成:绿豆芽500g,生姜、米醋、食盐各适量。
制作:绿豆芽摘洗干净,入开水锅内焯一下,捞出装盘,加米醋、食盐、生姜末拌匀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方解:利水湿,消痰积。
方解:绿豆芽为绿豆经水浸泡发出的嫩芽,又名豆芽菜。与黄豆芽相比,其豆瓣小芽嫩,比较容易消化。绿豆芽味甘,性寒,其性疏利,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米醋、生姜与之相配,可佐制绿豆芽之寒性。各种食料相配,而成利水湿,化瘀浊,消痰积之方。经常食用,有利于保持身体健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5-3-12 03: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爱生命,果断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猪V5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5 19:15 , Processed in 0.1610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