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2|回复: 20

认识新生儿黄疸及其处理方法,新手父母不用慌!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2-12-15 1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生儿出生2~3天后,由于血中胆红素,使得皮肤及眼睛开始变黄,就是所谓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第4~5天达最高峰,7至10天渐至消退,叫做〝生理性黄疸〞,若延续2星期尚未消失就应考虑是不是其它原因所引起。如果黄疸出现太早,胆红素上升太快,或者胆红素太高,必须接受特殊波长的照光治疗,以免间接胆红素沈积在脑组织造成脑部永久伤害。如果超过2周大的宝宝有延迟性黄疸,不能一味归咎于喂哺母乳,还要特别注意大便颜色,如果呈现淡黄甚至灰白色,一定要赶紧就医,这表示有胆汁郁积的情形,最严重的莫过于「胆道闭锁」了,此外,「婴儿肝炎症候群」也会以类似的症状表现。其他如溶血、红血球病变、肾上腺出血、甲状腺功能低下、败血症或泌尿道感染等,也是引起宝宝延迟性黄疸的可能原因,不可不慎。



新生儿较容易产生黄疸的原因:
一、胆红素的主要来源为红血球的代谢产物,因为红血球寿命较短,当红血球老化或被破坏时,血红素会游离出来,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由血液运送到肝脏,经代谢后,由胆管排泄于肠子内。
二、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及时代谢胆红素,以致易堆积体内。
三、新生儿的肠肝循环能力强,使得由肝脏处理过而排泄到肠内的胆红素被再吸收回血液中。
当上述代谢路径发生问题,会造成血中胆红素堆积就会形成黄疸。



如何观察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于出生2至3天会出现黄疸,4天至5天达高峰期,一般约7天至14天会消退。早产儿则于2个星期内会逐渐消失,回家时尽量保持婴儿房间光线充足、明亮,尽量让阳光照入室内,但避免直接照射于婴儿身上或是使用日光灯直接照射,如此不但无效,甚至还会增加脱水危险性。新生儿黄疸还是交给医院处理为宜。每天可多注意观察眼白部份及全身皮肤之颜色变化,若发现有越来越黄之情况, 要立即回医院小儿科门诊验血,检测婴儿之胆红素值,再做进一步处理。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一)大多数宝宝,会在出生后第2到4天开始出现黄疸,在4~5
天左右达到高峰,随后在第7~14天内消退。
(二)黄种人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西方人高,可能是因为肝脏内酵素成熟较慢。若是早产儿,其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的较久。
(三)这类型的黄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特殊治疗。
二、病理性黄疸
(一)若新生儿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指数超过照光标准、或是足月儿黄疸时间超过1~2周,早产儿黄疸超过2~3周,都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二)较常见的原因有母子血型不合(可能是ABO或Rh血型不合)、败血症、先天性梅毒、德国麻疹、慢性子宫内及泌尿道感染、G6PD(葡萄糖-六-磷酸盐脱氢酶)缺乏症俗称蚕豆症造成的溶血、红血球过多症、生产过程导致新生儿头皮瘀血,瘀血内的红血球破坏而产生胆红素(如产瘤)、VitK缺乏引起之贫血、幽门狭窄等增加肠肝循环之状况及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及总胆管囊肿导致胆红素排泄不良(如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Cigler-Najjar症候群)半乳糖血症、甲状腺机能过低症、糖尿病母亲生下之婴儿、早产儿)或是药物引起:如磺胺类、硫磺剂等。
(三)这类型的黄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治疗包括有照光、药物治疗及换血等;有些甚至需要手术才能治疗。
三、母乳性黄疸:
(一)一般哺喂母乳的新生儿,黄疸会持续比较久,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女性荷尔蒙,会抑制新生儿肝脏酵素的活性,使其无法代谢处理胆红素,导致持续性的黄疸。
(二)目前尚无文献报导母乳引起的黄疸会伤害到新生儿,仅指出哺喂母乳者,黄疸持续的时间会比较久。
四、母乳与黄疸
(一)正常的生理性黄疸约于出生后第2~3天开始,第1~2星期消退。若为母乳性黄疸引起,黄疸会稍微上升1~3mg/dL,但随后就会消退,因此可继续哺喂母乳。
(二)母乳虽可能使新生儿的黄疸情形较慢消退,但胆红素可中和新生儿体内自由基,整体而言,对新生儿有益无害。
(三)哺喂母乳的母亲应多摄取汤汤水水的食物,并增加哺乳次数,约2~3小时一次,一天至少8~12次以上,另外因新生儿的吸吮会让乳汁更充裕,则宝宝得到的水分及热量足够,排便次数及量皆多,黄疸情形就会改善。
(四)早期频繁的哺喂母乳有助于避免黄疸,因初乳有轻泻作用,可帮助清除胎便,胆红素也会随者胎便排出,所以初乳有助于预防及清除黄疸。
(五)小儿科医学会建议:在黄疸指数17mg/dL以下时仍可放心的哺喂母乳,若黄疸指数超过17mg/dL时,仍可持续哺乳并合并加强照光治疗,如有必要,父母可和医师讨论,视宝宝病况采适合的处置方式。
五、新生儿核黄疸
游离未接合的胆红素会通过脑血管屏障造成脑损伤,出生5~7天发生厌食、嗜睡、尖锐哭声、无力、呕吐、不安、甚而肌肉张力过强、角弓反张、痉挛、肺出血等,若存活下来会有神经、精神心智发育受损的现象。据统计,胆红素超过25~30mg/dl者,有1/3会造成核黄疸。
六、黄疸应注意事项
(一)首先须注意婴儿有没有黄疸,可将婴儿置于光线明亮处,观察婴儿皮肤及眼白的部分,若比前一天观察到的黄或比其他婴儿黄,就可能有黄疸,同时观察不同的部位,若只有脸部泛黄,表示黄疸程度并不是很严重,若泛黄的情形向下延伸至腹部或以下时,则黄疸可能已经到达需照光治疗的程度了。
(二)注意黄疸的过程:
若腹部或以下皮肤泛黄,或是皮肤泛黄的速度很快(如泛黄很快的由脸部延伸至胸部、腹部时),须送医检查。此外,出生24小时内就有黄疸或是足月儿黄疸超过1~2周,早产儿黄疸超过2~3周,也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最好送医检查。
(三)注意病理性黄疸可能出现的症状:
包括呕吐、肤色苍白、活力变差、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发烧、小便变浓茶色、大便颜色变白、四肢僵硬、脑性麻痹等情形。若有以上情形,需立刻送医检查。
(四)注意某些使黄疸加重的因素:
如早产、生产时曾缺氧、家族史中有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症)、婴儿产前或产后可能有感染(如妈妈产前有发烧感染、早
期破水),也是须注意的事项,并于送医时告知医师此病史。
(五)给予足够的喂食(以母乳为主)。
(六)不建议给予葡萄糖水、开水或退胎水,因为不但无法改善黄疸,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会影响食欲,造成离子不平衡等严重后果。八宝粉等药物也不可以服用。
(七)保持室内光线明亮或许有点帮助,但不可直接照射阳光或是日光灯,以避免晒伤。
(八)一些会导致黄疸或加重黄疸的状况需避免,如蚕豆症婴儿应避免接触奈丸、紫药水等会引起溶血的物质。
(九)用药时,须经由小儿科医师处方,因某些药膏或药物也会引起蚕豆症婴儿溶血。
(十)避免感染、饮食不足、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情形。
(十一)当新生儿黄疸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多喂奶水以利代谢并注意观察大小便次数及重量。母亲应预先知道自己和先生的血型(RH、ABO)。如果前一胎小孩发生过严重黄疸,下一胎也可能发生同样的情形,所以在怀孕时及生产时,应告诉医师,并选择有换血设备的医院待产。
七、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一)照光治疗:
以蓝光(光谱425~457nm)使未接合胆红素变成无毒性之异构物排出体外,也可加强照光(Double Phototherapy)。
(二)交换输血:
当出生24~48小时内胆红素超过20mg/dl,或出生48小时候胆红素超过25mg/dl,则必须接受换血治疗。
(三)药物治疗:
有人使用巴比妥酸(Phenobarbital)来促进胆红素转换的活性,也有人使用金属性(Metalloporphyrins)来抑制血基氧化胆红素活性,以期达到治疗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15 11: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很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15 11: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好文章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天天充斥着炸鱼炸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15 1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15 1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医院都不区分生理病理,直接住院上灯,真是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15 11: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疸值一高 直接上住院照蓝光 都没有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5 11: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 所以去医院就知道是病理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15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5 11: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就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15 11: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普及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7 02:41 , Processed in 0.6450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