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1|回复: 20

儿科医生到底有多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1 13: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mmmm为什么说起儿科呢?其实是来源于我前两天看到的某个新闻。全国儿科医院爆满。儿科医生缺口重大。
因为母上是个儿科医生,小时候也是住在医院里的。自然对这个科室有点感情。就想写个小文章让大家对儿科到底有多苦逼这种事情有个简单的认识。就当我蹭个热点就好了。

好的,回到我们开头的那句。儿童医院爆满儿科医生缺口巨大。(你在儿科然而在医生中,儿科是个非常蛋疼,非常累人,非常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专业。因为儿科是个复杂,且专业性特别强。同时特别不赚钱的学科。也不是很被人重视的一个学科。
复杂体现在。儿科的主要服务对象。0-14岁的小孩,这段时期的小孩,和成人区别大。而且发育快,身体情况经常是一天一个样。所以不能完全套用在成人上的医学经验。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二级学科。涉及到内外科几乎所有领域,但是你可以在大多数的综合医院看到属于二级学科的普外科。以及下分的三级学科的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等外科。但涉及到小孩的科室,一般只有新生儿科。小儿科,可能还多个儿外科。没了。想我小时候在医院的时候。儿科的病房在住院部6楼。同一层的是耳鼻喉科。然后等我大学差不多要毕业了。才终于从6楼搬到住院部2楼。而且是一整层的楼层。另外半边专门放新生儿的。那原来二楼的科室呢?跑到更大更宽敞的新病区去了。。。。。而专门的儿童医院只看小孩是没错,但是儿科不赚钱啊。特别不赚钱啊。这个不赚钱。则是体现在各种方面的。
1.儿童用药量是比成人少的。也就意味着同样的疗程,儿童的药品消耗比成人要少。药品消耗少就意味着不够赚钱。如果涉及到其他耗材。EMMMM。高价的医疗耗材大多没儿科啥事。(骨科随便一个螺丝都是四位数。)
2.儿科的管理范围是1-14岁小孩,而其他普通科室一般14-60岁以上。再后面就是老年科的事情了,实际上老年科的很多事其实也是普通科室负责一部分。所以对于一家医院来说,一个小孩只能看14年,而成人可以看最少46年。看病的时间短也就意味着不赚钱。
3.再加上对于医学生来说,我学儿科专业毕业以后基本只能进儿科,但是如果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可以去普外,普内,急救。选择面很广。进一步挤占了儿科医生的就业渠道。也导致本科愿意报儿科专业的人少。这也就有了当年高校取消本科儿科这一决定。因为报的人少不赚钱。
4.新药总是比老的药相对赚钱,新的疗法,尤其是涉及到新的医疗器械的治疗方法总比老的相对赚钱。然而儿科上用的新药通常是成人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经验了才会在儿科使用。因为很难再儿童身上做临床试验。儿科的新的疗法新的手术通常也是这个道理 。也就意味着儿科的新兴领域通常比其他科室要落后很多。
5.基于1和2,医院对于儿科投入的意愿也就比较少,间接就影响到了儿科医生的收入。
总结一下就是,收益低,收益低,还有收益低。这使得儿童医院很难生存。

然后儿科的病人。毫无疑问当然就是小孩子了。这就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小孩子是很难很难表述他的症状的。尤其是。10岁以前的小孩子。很多时候甚至还不仅是什么都不懂的问题。毕竟3岁以下的小孩子连话都说不清楚。

这带来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儿科医生往往至少是要面对两个人的。甚至三个。特别门诊外边还有一群等着看病的家长小孩,经常还需要额外维持秩序。而看病的时候,你要听着大人的表述然后观察小孩的问题。这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信息容易失真。第二个问题就是,有种病叫做,你妈觉得你有病。拿相对比较正常的青春期发育来说。有些小女孩发育的早,(比如9岁)家长就觉得是不是性早熟。相反的情况就是有的小孩发育正常,但是个子比较矮。于是家长觉得小孩是不是还没发育。(类似的情况是我觉得我有病,这就属于精神病的范畴了。)至于夸大和隐瞒病情。那倒不是儿科专有的问题。

上面这些还算是好点的了。遇到一些比较熊的家长,那就比较要命了。给新生儿喂点参汤。结果小孩呛着了。但是没反应,家长也没发现。结果导致窒息。(最重要的是医生问有没有喂什么奇怪的东西还会说没有。。。。)或者给小孩喂东西结果小孩不好消化什么的。在新生儿科不算少见的。还有就是觉得医生想给你开贵的药。结果转头换了家医院开了药之后小孩没事了就觉得好了捡了大便宜结果导致耽误儿童病情最后花更多钱。

这导致儿科的医患关系很复杂。你需要面对小孩的七大姑八大姨。要是再遇到喜欢搞个大新闻什么的。(比如前几年的8毛钱治好先天性巨结肠)真是有苦说不出。特别前几年大新闻搞的太多,导致家长对医生,医疗鉴定根本不信任。在儿科中,听的最多的就是。我家小孩好好的一来就出这么大病。

你家小孩好好的你把它送医院干嘛?

所以在儿科很多时候你最大的敌人不是什么小儿疑难杂症也不是什么传染病。而是小孩家长。而对家长的教育有些时候我觉得甚至比看病还重要。间接导致好多儿科医生开始读起心理学感悟人生感受宁静去了。

同时小孩的身体也是又脆弱又坚韧。是的,我没说错,又脆弱又坚韧。脆弱体现在小孩的体格很娇小,不经折腾,尤其是早产的离了保温箱很难活。由于免疫力相对较差,也特别容易感染。可是小孩因为身体处于生长阶段。恢复能力强。有些慢性病配合治疗通常都能治的不错。(比如小儿哮喘,但是我强调一遍,要配合治疗,而且严格说来你也不能说他算治好)要是没好咋办?没好一般也不会死,过了14岁,那就不是儿科的事是内科的事了。以至于内科主任经常跟我妈告状说你们儿科没搞好的疑难杂症都往我这扔。母上大人表示有就不错了别嫌这嫌那的。如果儿科能解决的早就在儿科就解决完了送不到你那边去的。特别不好解决的很多还活不到14岁就死了你们也见不到。你们能看到的大多数已经算能治了。

然后前面说到了,儿科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二级学科。这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两个人都是儿科医生的情况下。比如一个是儿内科一个是儿外科。有可能会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啥。更别说我妈作为一个小儿呼吸的。要是有人让他看小儿内分泌,稍微复杂点一般还是会让他去找另一个医生去看。可是在别的人看来,这都是儿科医生。当然这情况在别的科也有,但是现在别的科分的比较细。相互之间交流更多些。儿科嘛。。。。。。。多少都要会看一些,这倒是其次。主要是,你一个人一般就要负责一小部分的系统。(比如我妈主要就是看呼吸系统的)然后问题来了。儿科医生少。少到什么程度呢。门诊排队病床爆满都是次要的了。就算你跟医生熟悉,想在人上班的时候去找他给小孩插个队看病,你都得排号。
所以请珍惜你身边的儿科医生,你小孩以后能不能看上病全指望他们了。

P.S.在此我得感谢下我妈帮我提供的一些协助。

P.S.2最后给大家看个悲剧


主人是来自某儿童医院的产科护士。。。不同意?不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21 13: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内科医学生,已经觉得医患环境太苦逼了。但是每次想起儿科,还是觉得他们zui xin k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21 13: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我带孩子看病的时候一向都是紧遵医嘱的,在排队前 先想好怎么尽可能的用明了的话跟医生交流,毕竟比起百度医生我更相信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3-21 1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在医院里见到过病患的外婆疯狂的辱骂儿科医生,而儿科医生也只能苦笑不说话,甚至连辩驳都没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3-21 13: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次看儿科,进去就先跟他们说一声,”你们太不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1 13: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科硕士在一二线城市能进什么级别的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3-21 13: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甲应该没问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21 13: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调剂儿科专硕的我,突然想退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21 13: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同样是儿科医生,急诊门诊做了很久。中山医83年毕业,觉得小孩子可爱,一腔热血干儿科到退休。她一生都觉得很亏,8090年代那阵,门诊量大、待遇低、夜班多。作为她的小孩,经常不能按点吃饭,或者吃得很应付。小学上/放学自己回家,回到家见不到妈,或者妈累得不想做饭。经常只能吃火腿肠和其他各种便宜零食填肚子。
现在儿童医院环境好多了,工作量也没那么大了,待遇也好多了。多亏了她们那一代儿科医生的付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21 13: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您的母亲。没有这些儿科医生的付出和经验积累,就没有人守护孩子的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7 06:04 , Processed in 0.2720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